[研究所] 交大GMBA | 交大研究生 GMBA的課程內容及心得 第二個學期都學了什麼?

Melody
Jun 13, 2022

--

我這學期總共修了16學分(共6門課),因為這個學期我有兩天安排去台北實習,因此有些必修課沒辦法上,跟其他班上的同學相比,選的課就沒有那麼多。
這個學期比較特別,系上光是表定的必修課就有15學分(共6門課),選修課建議修2門,所以系上的同學都修到超過20學分了……,甚至!有同學修到30學分……,如果你有聽過任何讀研的同學,一學期修課修到30學分的,歡迎下方留言跟我分享交流~

好,那接下來想跟大家分享,我這個學期在修課上都學了什麼~

新創事業規劃Business Development for Start-ups

評量方式:個人報告、小組課堂報告共有5次、小組期末report

還記得一年級上學期就有聽學長姊說,這堂課「很重 Heavy Course」。是個課程內容緊湊跟報告很多的一門必修課。簡單來說,如課程名稱,要幫新創公司做Business Development,找出產品的Value Proposition、Customer Segmatation,期間必需要多次Study產業、測試“假設Hypothesis”的TA是否真的有需求,最後要寫出一份完整的商業規劃書。 詳細的血淚史,我會在期末另一篇文章中分享,太辛苦的一堂課了,寫個千字的心得都不為過。

*我最近在讀管顧業很知名的一本書“BCG問題解決力”,裡面提到的 — “用訪談找到真相”,這個讓管理諮詢顧問快速上手產業資訊及提出解決方案的手法,就很像這堂課我們在做的事!把自己當企業的諮詢顧問,建立各種假說,透過訪談法做驗證!

對“BCG問題解決力”這本書有興趣的朋友們,可以參考我的讀書筆記,連結如下:https://bold-eel-83a.notion.site/BCG-18cb316b2ca540e5857a3e452dc60ba9

財務管理與投資Financial Management and Investment

評量方式:個人期中考、小組期末考

這堂課我們這學期分成上下半場,為什麼會這樣分呢?因為上下半場各有一位授課教授。先講講上半學期,老師從最基本的Business Organization、Capital Allocation Process、Financial Environment,到Financial Statements, Cash Flow,and Taxes、Analysis of Financial Statements的各種財務Ratio,都有帶到,基本上就是財務管理的書從第一章到第三章。我自己是覺得內容蠻多,且蠻深的?因為我在大學時期,是沒有修過任何財務管理相關的課程,所以這一切的數字、財務指標對我來說都超級陌生。

財務Ratio像是:Liquidity ratios 流動性比率、Asset management ratios 資產管理比率、Debt management ratios 債務管理比率、Profitability ratios 盈利比率、Market value ratios 市值比率、Du Pont Equation 杜邦方程。

在讀期中考的時候,可以說是生不如死,超級難啊!還在考前嗑了一本“我也能一小時看懂財報”,同學想說我為什麼期中考前,在讀課外書,結果我是在惡補財報,因為課堂的進度跟強度對我來說都很高,是一堂越級打怪的課啊!

不過,老師上課的時候也會帶一些個案,丟一些問題出來讓我們思考、並進行小組討論,這樣的數值比率,背後可能是什麼原因,公司的營運狀況可能是如何等等。我覺得這個部分很棒,因為班上有些同學大學唸的就是財金、會計等,或是之前在金融業、會計師事務所工作過,有滿滿的實戰經驗,在小組討論上,也有人可以問及相互學習!

對上半學期課程內容有興趣的,可以到我的筆記連結看看:https://docs.google.com/document/d/14HSaHlN0jt3wRXVU6YLe85GNqFszmElb7h9C5zLQPwI/edit?usp=sharing

至於,下半場財務管理課程呢,來了一位非常可愛的老教授,超級會投資!他有一套財務分析的方法,要從Income Statement損益表、Balance Sheet資產負債表等財報中找出32個indicator,找出來變成新的一份表格之後,在進行公司及產業的財務分析,講授的非常簡單,且好上手!有種學了之後,人人都能輕鬆掌握企業財務祕密!而期末的小組報告,要挑三間同產業的企業,用老師教的財報分析方法,來頗析這三間公司的財務營運狀況,就是有種實作的感覺!

消費者行為 Consumer Behavior

評量方式:小組論文報告 、小組期末報告(主題為上課教授的內容)

這堂課如果對行銷有興趣的同學可以修,老師上課帶了蠻多消費者心理學的東西,也舉了很多實際的例子,譬如消費者在超市時間越長,消費的金額也會越多 ; 小孩中午吃飯時間越長,吃的蔬果也越多等等,還有零售店如康是美、屈臣氏店舖應該怎麼擺架上的東西,及腰線到眼睛是消費者的“黃金視線”,這些很有趣的實例。這堂課整個聽下來,會有種老師一直在跟你聊天的錯覺,因為例子實在太貼近日常生活了!

不過老師並沒有提供slides或講義給同學,所以要靠上課的時候多用心一點,寫個筆記喔!不然很容易忘記老師教了什麼。

期末原本是要考試,也是因為疫情的原因改成小組報告,報告內容從Perception、Memory、Attitude、Decision-Making這幾個主題中挑一個,尋找並整理企業有實際利用該理論來進行產品行銷策略與廣告的案例。

資訊管理Information Management

評量方式:小組Case報告+Report、期末作業(AWS cloud foundation)、期末小論文報告、期末Report

基本上這堂課的主軸是以Case Study為主軸。每次上課都會有兩組小組報告,各報告一個教科書上的Case。資訊管理的範疇其實很大,上課有帶到的case面項也很多元,包含e-Business、e-Governmance、IT infrastructure、Security Information Systems、e-Commerce等等。

學期末的作業有一個是要自己去AWS cloud foundation學習線上課程!

另外,還有兩次speaker演講,其中一次是AWS Educate的人來介紹AWS and Cloud Services Application — Compute & Storage。

生產與作業管理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Management

評量方式:小組期中報告、小組期末報告、課堂作業*2

這堂課老師以生產與作業管理的教科書作為授課主軸,幾乎每一個章節都會有excel的計算練習,課堂上老師也會親自操作excel計算給我們看,並針對這些練習,另外出了兩份個人的作業,大概5題,不會很難!都是教科書上的練習題,上課有聽老師操作,應該就做得出來!

期中與期末的報告是要與小組成員共同完成一個產品或是服務,具體的計劃整個產品或服務的SOP產出過程,並在最後實現銷售。這個題目很有趣,每組可以挑自己想做的任何東西去執行,老師也非常支持各種不同的想法。在期中的時候會先提Proposal,期末的時候基本上產品都要完成,並報告執行、生產與銷售的績效。

領導論壇Leadership Forum

評量方式:小組Report

這堂課是1學分的課,一學期共有6次!教授請了6個講者來演講,每一次會有一組分到要做演講心得報告。

這堂課的講者都是社會上蠻有歷練的企業家、創業家,年資也都蠻深的!雖然知道他們身上有這著滿滿的經驗跟心法,但可能因為時空背景的差異、心態上還沒走到那個境界?找不太到共鳴的地方,有點像你還沒唸研究所前,很難理解當研究生什麼感覺。

另外,我在學校有參加過一次TTA X NYCU的演講(不是這堂課辦的演講)!

也是邀請企業創業家來分享創業的心路歷程,那時請到的講者分別是Appier的創辦人蘇家永及永聯物流開發的創辦人張建泰,這兩位都是時下創業非常成功的企業家。雖然兩位的演講時間都只有20分鐘,但這短短20分鐘的收穫真的非常多啊!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永聯物流的執行長提到「提出想法很簡單 — 5%,實踐才是真的困難的事 — 95%」

鼓勵大家,在學校裡面多去留意並參加這些免費!對就是免費,但含金量真的超高的演講!當學生真的很幸福~~~

最後,喜歡我的文章請追蹤我、拍手50次~~~

--

--

No responses yet